衣锦还乡 绍兴相会——专访绍兴博物馆副馆长沈一萍

来源:《中国》
作者:本刊记者 赵玉国 责任编辑 赵玉国
2023-10-23 15:55:48
0

      规模最大、藏品最优、参展单位最多,这次“回家”的任伯年可谓享受着很高的规格,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24家文博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可见展览阵容之强大。

      前不久,“笔法无常 雅丽丰繁——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在浙江绍兴博物馆重磅亮相,此展是全国首个全面系统展示任伯年一生和艺术风貌的综合性特展。展出的158件(组)展品中,仅一级文物就有27件之多,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79件,珍品众多。除了任伯年师友作品外,任伯年的作品达93件(组),许多作品更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任伯年对于中国画向通俗化、时尚化、多元化发展,使中国画呈现出新的生命力方面功不可没。绍兴博物馆此次携手24家文博单位,推出任伯年绘画作品展,并通过“任伯年生平及师友”“如镜取影的人物画”“工写兼精的花鸟画”“气象万千的山水画”“任伯年的艺术影响”5个单元,向观众介绍他艺术风格的源流和“笔无常法 雅丽丰繁”的艺术特征,以纪念这位绍兴籍绘画大家。

      展览开幕以来,引发观展热潮、好评如潮。这场展览是怎么诞生的?策展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中国收藏》杂志近日邀请到绍兴博物馆副馆长、展览策展人沈一萍,请她为我们一一作答。
 
10.jpg
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24家文博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可见这场任伯年绘画作品展的阵容之强大
 
      | 海纳万法融为己法 |
 
      《中国收藏》:作为“回乡”展览,这次展览主题体现了一个“丰”字,还暗含着一个“聚”字,主办方最想传达、展现给观众的是什么?
      沈一萍:本次展览的主题是“笔无常法 雅丽丰繁”。“笔无常法”出自虚谷的悼任伯年挽联,其以无为有,化万法为己法,撷取百家之法,融海纳百川之技。“雅丽丰繁”是徐悲鸿从绘画史角度对任伯年艺术特色和海派意义的高度概括,强调任伯年作品的丰富性、市场性与人民性,它指出了任伯年作品的艺术特点。这个主题主要是强调任伯年展览的系统性、学术性,易于记忆
和传播。
      《中国收藏》在此次展出的93件(组)任伯年作品中,据说有一些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请您介绍其中几件重点展品。
      沈一萍:我们列出了20件必看作品清单,观众根据这个清单就可以找到这些首次露面并精彩纷呈的作品。
      比如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苏武 牧羊图》轴,画中的苏武身材伟岸,鬓发苍苍,手持汉节,坐卧在冰天雪地之中,画中的三只羊冻得缩成一团。此画是任颐34岁所作,当时他初到上海,继续摹习陈洪绶。画中人物笔法有陈洪绶之风,但从晕染和笔墨线条可以看到他受过西方素描、速写的训练,特别是羊背部的纵深关系以及头部的扭转,都运用了透视法则。
      再如故宫博物院藏《牡丹白头图》轴,画蓝牡丹数枝,枝头立一白头鸟远眺。牡丹是任伯年重复表现的绘画题材之一,寓意富贵。此图以白头翁搭配牡丹,则取意“白头富贵”,此图应属具有社交属性的画作。画面下端的磐石用以稳定重心,辅以赭色皴染,既与画叶巧妙呼应,又使画面沉浸于暖煦的氛围中,给人典雅和谐之感。
      另外,国庆假期后,展览还将调陈24件展品,届时必将再引一波观展高潮。
12.jpg
清 任伯年《羲之爱鹅》图轴 绢本
纵133厘米 横65.5厘米
平湖市博物馆藏
13.jpg
清 任伯年《苏武牧羊图》轴 纸本
180厘米×98厘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11.jpg
清 任伯年《黑猫图》卷 纸本
31厘米×83.5厘米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中国收藏》:除了任伯年,展览中还有哪些近现代名家“同台”?
      沈一萍:这是全国第一次全面展现任伯年生平经历、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的专题展,过去任伯年都是在诸如“海上三任”“清末诸家”等展览中出现,但合展对于一个人物来说是缺乏系统性的,其生平中有很多细节没有体现出来。
      在师承中,陈洪绶对他的影响特别大。任伯年在苏州跟任薰学画的时候,任薰就迎合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学陈洪绶非常逼真。但是任薰学陈洪绶和任伯年完全不一样,任薰是就学而学,但任伯年在任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传神的写影术、写真术等西洋画画法在人物的脸部体现出来。吸取了陈洪绶的技法,再借鉴西方写影术,任伯年很快在海上画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此外,他还吸收了很多八大山人的技法,到晚年可以用简练的笔墨画出优美的山水画,技艺非常高超。
 
 
 
 
 
本文节选2023年10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222.jpg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收藏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收藏》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收藏》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商务合作法律申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lingshouke.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110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6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