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的车声响,我就回来

来源:
作者:文/颜张奕
2018-03-14 09:28:01
0

     对家乡的追寻,已然让这年复一年、为归巢而筑的春节,成为一次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积蓄已久的回家渴望,像年关时的烟花一样,被春节这根特殊的引信点燃。而作为回家的必经之路,春运也就与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0年,《人民日报》上,“春运”一词最早出现。
    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作为80年代以来在中国形成的一大独特社会现象,这一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人在过年期间关注的焦点。
    春运概念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春节自古有之,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甚至在更为久远的中国古代社会,若非战乱灾荒,很少出现如此规模浩大的人口流动,春运问题真正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且迅速引人瞩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80年代,是一个新生的年代,那时,这个国家终于停止了踌躇,又一次开始出发,中国人在这个十年中第一次开始有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可以选择、可以追求的日常生活。那是一个有着诗意和梦想的时代,大学生几乎人人会写诗、爱读诗,那个时代有海子、顾城、西川、北岛,青年们有梦、有热血、有奋斗的力量;那也是一个属于勇气与机遇的时代,不管你是贩夫走卒、农民兄弟,还是体制内谋生的知识分子,只要你甩开膀子,按照勤劳真诚的态度努力燃烧自己,你就会充分地释放自身的价值。
    于是,人们纷纷走出家园,或经商、或打工,带着一股“只争朝夕”的精神头,在这片解禁的土地上掘取财富,收获夹杂着幸福与痛苦的未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大批四川的民工开始涌向广州等大城市,随后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民工潮,尤其在春节期间,交通运输压力骤增,随之而来的,便是我们所熟悉的春运。
    此后,春运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关键词,而春运的客流,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走高。1981年,铁路春运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1994年,春节期间全国的客运量超过10亿人次,2006年这个数字突破20亿,而近两年,春运的旅客总量即将突破30亿人次,这相当于要在40天内帮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放在哪个国家,这都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那么,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在同一时间,顶着道路拥堵和一票难求的压力,风雨无阻、不远万里地回家呢?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古已有之的浓厚乡土观念以及人们对回家过节的普遍向往。所谓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生命和血缘为中心,展开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的,所以家族和父母自然被看做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过年回家”便成为很多离乡游子一个必然的选择。 
    现代社会,虽然很多传统仪式被人们忘记了,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密码却被保存下来,人们在这天也许少了一些敬神追源的念头,但歇息身心、抚慰灵魂的渴望却仍然存在,这就是年年春运大军的动力,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
    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内心更渴望回到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这种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渐至邻里、亲人、朋友、乡里、社区,然后是整个国家和天下,这才是中国人“过年回家”背后的真正意味。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商务合作法律申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lingshouke.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110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6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