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博会来了

来源:
作者:◎文/本刊记者 王菁菁
2018-12-31 10:50:25
0

     11月中旬,第23届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约而至。这场以贵金属币为主体对象的博览会,已经走过二十多个春秋。作为一个老牌博览会,它曾经是引领中国贵金属币市场的“风向标”,也是海内外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大聚会。而在当今“艺术+互联网”的时代,这位将要进入而立之年的博览会是否适应了新环境?又会出现哪些新气象呢?

pm091401.jpg

为了“圈粉”,主办方也是拼了

 

为期三天的博览会,逛展会、听论坛、看展览、参加拍卖“在这里,‘钱’也可以让人收获精神上的快乐。”有观众如此打趣道。据介绍,本届博览会由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主办,总展览面积达1.1万平方米,共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237家印钞造币机构、商业银行、钱币经销商、钱币评级公司等参展。

可以说,为了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参展,今年钱博会的主办方是下了工夫与“血本”的。例如展览,一改过往简单地以图文为主打的方式,以高科技来增强互动性与观展体验;而展品有趣、有故事、重个性、讲文化这些卖点在今年的展商中普遍流行。为此,《中国收藏》杂志记者特地选取了几个花絮,一起来看看吧。

 pm091408.jpg

花絮一:

展览有了高科技元素

“金铸辉煌 币鉴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展”“人民币发行70周年历程展”“红色金融 永放光芒——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纪事展”“2018国际币章艺术精品展”、儿童书画现场活动、2018币章艺术最佳作品发布仪式不少观众表示,光是参加这些特色活动,大半天的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比如主打的“金铸辉煌 币鉴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展”,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生活巨变与中国贵金属纪念币领域的发展巧妙相连,可谓别出心裁。当中以年代为线索穿插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今年”4个主题空间,更是让人在玩儿“穿越”中,对岁月的变迁感慨不已,这“四间房”在今年的展会上人气颇高。

而另一大展览——“人民币发行70周年历程展”,最显眼处是第一、二、三套人民币的全部展示。还有“2018国际币章艺术精品展”,十余台展柜同时展出中外优秀币章艺术精品,包括代表中国参加第35届国际艺术纪念章联合会(FIDEM)的展览作品。“钱代表的不光是‘利益’,它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有观众感慨道。

pm091413.jpg 

花絮二:

“好玩”“有趣”抓住观众心

以往的博览会中,外国钱币都是“吸粉”高手,今年也不例外。

展会第一天,由英国皇家铸币厂带来的一套彼得兔精质流通币套装,在当天中午时分就已经全部售罄。据透露,“有人一口气买了十套”。有趣、好玩、设计精美且价钱适中,是这些国外钱币受欢迎的原因。而且展商们也学会了“追热点”,比如以英国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婚礼为主题的英国皇室婚礼精制币,售价800元,引来了不少人的驻足。

无论国内外钱币,“要想挖掘贵金属币在艺术消费市场的空间,平淡无奇肯定不行。”有展商认为。除了设计精美,风格个性也不可或缺,譬如不少参展商带来的“仿古钱币”就很受欢迎。

展商北京康怡轩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近一两年,喜欢仿古银币的人越来越多。“一是比起光面币,仿古银币因为事先经过处理,比较好保存;二是有的玩家就喜欢这种古朴的感觉,这也是收藏口味选择与个性的表现吧。”据他透露,此次带来的仿古银币售价大多在几百元左右,“重头戏”是以教堂为灵感的设计系列,“感兴趣的人不少”。

为了抓住买家的心,还有展商注重用钱币来“讲好故事”。比如2019版熊猫金银币,图案设计主题是“我们诞生在中国”。据介绍,其未来10年图案都将以此为基础,从熊猫的诞生、成长,以完整故事性展开体现。

qb2.jpg 

花絮三:

网络流行“梗”也来了

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这条锦鲤”是一个正当流行的句式,“锦鲤”由此成为一种好运的象征。今年的钱博会也巧妙利用了这个“梗”,主办方联合展商现场寻找3位“超级锦鲤”(即幸运观众),并以大礼盒相赠。

另外,从“王者荣耀”到“吃鸡”,当前的电竞游戏有着大批的拥趸者。今年,主办方就将亚运会电竞项目带进了展会,意在以相关纪念章的发行为媒介,将两种文化交融,把中国金币文化的认知普及到年轻群体中。

主办方圈粉“有的放矢”,年轻群体的回应更值得关注。《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发现,比起强调投资升值,要想让更多新生代群体进入这个市场,用“听故事”来打动他们更为有效。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年轻玩家都表示,自己并不是太在乎这枚币评级为多少,“如果你对这当中的知识点和文化内涵并不够了解,品相再好又有什么用,又真的能分清版别吗?”一位北京“80后”机制币收藏爱好者如此说道,而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具代表性。

 qb4.jpg

花絮四:

钱币拍卖文化味儿浓

作为“压轴大戏”,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上,钱币精品拍卖会总是颇受期待。在业界看来,这场拍卖会的权威性、专业性,目前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

今年的拍卖同样受到各方关注。从119日、10日两天的预展看,其强大的阵容就博得叫好声一片。据悉,此次由东西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拍卖,上拍的374件拍品涵盖了中国当代金银币、铜章、当代纸币、外国金银纪念币、外国纪念章以及当代著名钱币设计师的书法绘画作品等。

1111日,经过一天的鏖战,374件拍品成交率达87%,总成交额达1597.24余万元。其中,拍前广受瞩目的2017中国丁酉(鸡)年10公斤金质纪念币以522.5万元稳坐当日成交价的“头把交椅”。除此之外,“老精稀”品种的表现也不甘示弱,像1993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金质纪念币以85.8万元成交、1993中国癸酉(鸡)年金质纪念币以56.1万元成交“因为发行时间早、数量少、文化味儿浓,这类金银币向来都是市场明星。此次拍卖仅‘老精稀’拍品就有上百枚,实属难得,自然是不容错过的入藏好机会。”有市场人士分析道。

 qb5.jpg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钱币博览会

 

三天熙熙攘攘的背后,不得不说的是,今年的展会在热闹之余,无论是人气还是买气,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冷静”。

这样的现象固然与经济大环境影响有关,但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互联网的介入。线上钱币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销售带来了冲击,这在钱博会这样的一级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

且不论现在绝大多数国内钱币展商都开设了自己的网上销售渠道,甚至连一些外国钱币展商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说,“两条腿”走路已成为趋势:一方面参加博览会,主要是看重与同行、藏家的交流,现场销售多少并非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就是线上销售,利用参加钱博会扩大自身影响力,从而带动网上销售。

qb6.jpg

不过,互联网的加入也让今年的钱博会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比如首次参与其中的京东文娱寄卖商城,其展位前总是人流不断。这家以“寄卖”为亮点的商城模式,意味着当前在业界,新的交易模式正待探索、试水。

除了互联网的介入,造成人气与买气不足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展商质量“缩水”。本届博览会中,除了钱币展商,还掺入了非钱币种类,比如装饰画、银饰等,难免让人有充数之感;二是外国钱币展商数量不如往年,所展品种也十分有限,这或许与近年来业内热议的关税“门槛”有关;三是鉴于贵金属币市场整体行情并不乐观,价格卖不起来,再加上变现通道仍旧较窄,所以不少收藏者宁愿“捂着”。不过,尽管早些年的钱博会人气爆棚,但炒作、投机意味同样很浓,如今热情开始冷却、市场变得理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qb6b.jpg

另外,近年来钱博会在专业性上似乎也有所削弱。想当年,钱博会往往都是海内外藏家“大咖”云集,不少香港、台湾钱币大家都专程赴会,博览会上时不时就能撞见一位“大咖”。可今天,这样的盛景一去不复返。

那么,未来钱博会到底往哪里走?业内人士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qb9.jpg

 

qb11.jpg

 

qb12.jpg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商务合作法律申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lingshouke.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110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6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