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须养性 百岁可壮容

来源:
作者:◎文、图/刘春声
2018-12-01 09:16:51
0

  

在传统观念中,“福禄寿”是幸福人生的三个指标。“福禄寿”概念的形成甚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经历代演绎,到明清时已经深入人心。其中所谓的“寿”,即长生不老,这是人最本能的追求。历史上秦始皇不惜耗资巨大,两次派徐福渡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记载,就是最好的说明。

有趣的是,古代花钱也有不少有关长生不老的内容。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内涵广博,通过它们,我们能领略古人对于长生不老的见解。

ch1401.jpg

宋代铸有“人恭则寿”吉语钱,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修身养性与长寿的关系。“恭”指的是端庄恭敬、为人谦恭,对他人尊重其实就是尊重自己。当然,所谓“恭”的解释,远远不止这些。

 

相传战国时的《带铭》,全文是“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其中“恭则寿”一语,堪称儒家养生之纲。吴氏太极拳名家关振军先生曾对这篇《带铭》有过一段论述:他认为要弄清其真正涵义,关键是对“火灭”两字的理解。古人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五行之位为东、西、南、北、中,人体的脏器则与五行相对应,心对应的是火,色红。可见古人所说的心,不单指器官,而是人脑的思想、意识、心理思维活动的总和。

ch1402.jpg

ch1403.jpg

《修道真言》云:“人心犹火也,弗戢将自焚”。弗戢是自我控制,意思是如果做不到,必将引火自焚。多欲则心动,心动则欲火燃,欲火燃则心难平。《带铭》中的“火”字就是心头火。火若灭,念即止也,心平静下来,人便进入了入静的境界,这正符合儒家学说的涵养道德“以礼制心”。“有之于内,必形之于外”,人的面貌随之也会变美。

《带铭》中第二句“慎戒必恭”,“戒”即戒律、规矩。儒家修身要求极为严格,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仁”字,想要达到仁,必须做到“克己复礼”。“慎”为谨慎当心,儒家修身讲究“慎独”功夫,在独处时也能做到遵守规矩一丝不苟,修身者经常不断自觉地按照“礼”的规矩检点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故儒家讲究“君子慎其独”。

ch1404.jpg

ch1405.jpg

“恭”字是《带铭》的核心,这是儒家修身的根本态度。恭者,敬也,为虚心有致诚之意。古人在总结修炼经验时说,“敬慎二字,通天彻地”。《带铭》的第三句“恭则寿”,意为只要坚持上述修炼,必定益寿延年。

这枚宋代“人恭则寿”吉语钱的另一面是姜太公垂钓图。花钱设计者在历史名人中选了一个著名大咖。传说姜子牙一生动心忍性,所以活了百余岁,是“恭则寿”的最好范例。

辽代所铸的“身如药树,万病不侵”吉语钱,则从保健的角度告诫人们健康之于长寿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好似“身如药树”,自然可以百毒不侵,百病不生。

“药树”一词的由来也十分有趣。传说当年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秦观为妻时,秦观虽然应允,但听说苏小妹突额凹睛,心中着实纠结。有一天,他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便打扮成“化缘道人”在庙门前等候。苏小妹的轿子一到,他就上前求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秦观回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不甘示弱,接口说:“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苏小妹与秦观斗嘴吸引了围观香客,“药树”一词便传开了。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不过却说明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清代“修道养寿,百岁壮容”篆楷书吉语钱,则讲到了修行和养寿的关系。修道养寿是什么意思呢?被道家尊为始祖的老子,主张无为,顺乎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演变的规律,人不能改变,只能顺应,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在论及养生时,说过一句重要的话:“养生之经,要在自然。”他接着解释道:

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总结这段话,其要旨就是顺乎自然即养生。《史记·老子列传》中记载:老子活了160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此钱另一面楷书“百岁壮容”,正是对修道养寿的总结。人能享百年之寿,还拥有壮年般的容貌,这难道不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吗?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商务合作法律申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lingshouke.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110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6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