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集精工与浪漫于一身的人

来源:
作者:◎文/本刊记者 王菁菁
2019-03-29 10:20:56
0

  傅抱石是美术史家,治学必然严谨;但从画中又经常可以领会到其豪放的性情。

  他是集精工与浪漫于一身的人 

 fbs01.jpg

  今年年初,“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展览如约登陆天津博物馆,137件(套)展品,包括傅抱石绘画精品、写生画稿、篆刻、著作手稿齐齐亮相,通过“往往醉后”“上古衣冠”“异域行旅”“山河新貌”“激情图解”“遣性自娱”六个部分,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展示出傅抱石这位极具浪漫主义的中国画大家的艺术魅力。

  此次展览由南京博物院与天津博物馆共同举办,将展至3月31日。因为傅家先后两次的慷慨捐赠,南京博物院成为了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傅抱石作品收藏机构,且在艺术家及其作品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加上天津博物馆等机构馆藏的补充,促成了继“画与书归——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书画艺术特展”等多个精品展览后,两馆的再度合作。

  熟悉收藏艺术圈的人都知道,在美术史上,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画改革创新的先驱者之一;而在当今市场上,他同样也是不折不扣的“TOP”级人物。如何解读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想要走进大师的世界该怎样入手?对于当今的创作又将产生哪些启迪?日前,《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专程采访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万新华。作为傅抱石绘画艺术的资深研究专家,相信他的讲述将带领读者更为深刻地了解傅抱石的艺术与创作。

 fbs02.tif

  《中国收藏》:为何展览选择了“其命维新”作为主题?

  万新华:“其命维新”是傅抱石自己篆刻并经常使用的一枚印章,他用此闲章抒发创新之志,表达了他的思想观念和美学趣味。傅抱石的一生都秉承“其命维新”的精神,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改革和创新。他以敏锐的思想把握时代脉搏,以开阔的胸襟汲取西方艺术特长。他的绘画成长之路、学术探索之法、艺术创新之举直至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和借鉴意义。所以此次展览以“其命维新”来命名,以示纪念之意。

  《中国收藏》:说到创新,您能以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作品为例讲讲吗?

  万新华:必须要说《潇潇暮雨》。傅抱石强调创新,主张中国画要“动”要“变”,认为“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有生命”。1945年夏天,他满怀激情地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潇潇暮雨》,这标志着他散锋、扫笔的表现手法和充满磅礴诗意的“风雨山水”样式的正式确立,完成了其笔墨与图式现代性转化的双向突破。

  你看这幅画中,雨中山水得益于蜀地山川的启发与灵感。他先用淡墨写出山体的大概轮廓,在淡墨的轮廓上用淡赭石渲染上去;然后以中墨调和赭石画出山石的走向及其肌理,待其将干未干时,用浓墨、焦墨以散锋笔法写出。画面中心山峦所用的皴法是融合了荷叶皴法的散锋皴。近景山石则以斧劈皴法式的散锋皴法,远景用乱云乱柴皴法画出山的肌理和质感。最后以墨笔斜刷画面,用不同的浓淡、宽窄和力度刷扫出雨线、雨势,成功表现出本无固定形状的雨水气势,激动人心。而大片的墨彩,飞动的线条,气象万千,孕育着无限生机。

  《中国收藏》:傅抱石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吸引着您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于此?

  万新华:我想这种吸引力与艺术家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着莫大的关联。傅抱石的个人成长阶段性特征是特别明显的。他的青少年时期主要从事篆刻创作,并以此为谋生手段,一直延续到后半生,留下了千余方作品。同时,傅抱石还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学的开拓者,著述颇丰,尤以“中国早期山水史研究”“石涛研究”享誉学林。

  1942年10月,傅抱石开始以画家的形象出现,并不断地巩固着这一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孜孜不倦地钻研笔墨、探索风格。特别是对绘画的创新贯穿了他的一生。

  从现代中国美术史角度出发,傅抱石在20世纪上半叶是民国绘画领域中多元化的一员,而1949年以后,他关注艺术与社会,强调革新,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以卓越的创作在新中国山水画领域内赢得了赞誉和尊重。

fbs04.jpg

  《中国收藏》:从传承的角度而言,傅抱石有自己的偶像吗?

  万新华:当然有了,石涛就是傅抱石心目中的偶像。他崇拜石涛、景仰石涛,不仅学习石涛的艺术道路,同时也具有石涛般激昂的诗情。比如1943年3月18日,傅抱石得见石涛《游华阳山图》,便临抚而作《仿石涛游华阳山图》,这幅作品就印证了其效仿石涛的创作痕迹。

  《中国收藏》:艺术与人生是相辅相成的。在您看来,傅抱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万新华:严谨和浪漫这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词,在他身上却被完美融合,这很有意思。他是美术史家,治学必然严谨,但从他的画中又经常可以领会到其豪放的性情,这是典型的、浓厚的浪漫主义。我有时会跟同行打趣说,傅抱石先生是一位“集精工与豪放于一身”的人,仅就他的绘画往往以大块面构架,当中必以精致的亭台楼阁点缀。当然,这只是一种表象的印证,更重要的还在于所谓的精神。

  《中国收藏》:对于藏家和艺术爱好者来说,尤其是新入门的人,想了解傅抱石的艺术,您有何建议?

  万新华:给大家介绍几本入门级的书目。如果你是一位藏家,萧平先生的《鉴识傅抱石》一书可读;如果你是想从技法上学习更多,不妨读一读徐善先生的《傅抱石山水画技法解析》;如果你想更多了解这个人,那么去看一看林木老师的《傅抱石评传》,角度比较独特,剖析得也比较透彻。

  另外,我本人也出版过《傅抱石美术史学论稿》《傅抱石绘画研究(1949—1965)》,前者侧重于论述他美术史学家的形象,后者考察他1949年以后的绘画创作。去年,我还结集了一本《阅读傅抱石》的册子,是傅抱石一些重要作品的解读,通俗易懂,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关注。

fbs06.jpg

  《中国收藏》:行内人都知道,傅抱石画作是当前收藏市场造假的一个“重灾区”。关于鉴定鉴赏,您有何诀窍?

  万新华:鉴定没有捷径。笼统地说,要做的功课不外乎两点:一是了解人特别重要,他的性格、习惯;二是大量去看作品,不管是高清图录还是真迹。比如此次天津博物馆的展览,展出的都是标准件,对傅抱石感兴趣的朋友就应该多看看。而在看的过程中,形成对所看对象的了解,日积月累,慢慢就会有助于自己形成综合性的判断。

  除此之外,对于艺术家生活点滴的探寻、甚至奇闻轶事的“八卦”,其实都有可能成为鉴定的有力辅助。

  当下,傅抱石作品的造假仍十分猖獗,手段也十分高明。说句玩笑话,或许就在咱们这会儿聊天的时候,在某个地方,“傅抱石”正在“画着”。不管怎么说,多看多学习,这样才会有扎实的功底去应对(注:本文配图由万新华先生提供)。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商务合作法律申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lingshouke.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110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6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