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收藏 启功玩出了门道

来源:
作者:◎文/杨 频 图/中国嘉德提供
2018-06-20 08:57:55
0

 晚清民国学人大多受到金石学、碑学思潮影响,加上习字书写的临摹需要,收藏一些碑帖拓本或者影印本,是比较普遍的习惯。专门的金石学家,比如叶昌炽,所藏金石拓本在8000册以上,这个数量大概是其他领域学者无法比肩的。但如果主要志在书法研究与临习,那么数量并不重要,经典性与版本质量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启功先生青年时期以诗画出道,旋又矢志于书,他的金石碑帖收藏颇具学人代表性。

 

|  藏品自成体系  |

 

启功先生生前常为友人鉴定题跋碑帖,颇多隽句妙语。他常在琉璃厂等处购买中意的拓本或者印本,后来也在拍卖会上陆续拍下一些喜欢的碑帖,加上常得友人馈赠佳纸精拓,想来藏品应有相当的分量,但我们一直对此所知甚少。直到后来先生家人整理遗物,才发现两个未曾开启的大箱子,于是有了近年来新整理的《启功先生金石碑帖纪事》,以及《启功旧藏金石碑帖展存目》这样一些文献资料,粗略统计藏品约在四五百件左右。从先生留下的内容丰富的封签、考订、题跋看,他对金石碑帖的研究是极为深入又自成体系的。

这些难得一见的藏品给我们留下了几方面的深刻印象。

一是先生对篆隶金石类的重视,比如石鼓文有五六种版本,《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经典金文皆为精拓,甚至还有原器已失、原拓极少的西周鼎清中期拓本。此外,汉篆石刻妙品《袁安碑》是最初的拓本,题签的《礼器碑》有多种版本,秦权、汉量等也是数种并列,琳琅满目。

二是先生对于魏碑的重视,诸如龙门造像、元氏墓志、石门云峰焦山诸处摩崖等经典作品各类俱有,有些碑刻既有剪裱本,又有整拓本。其中先生最为珍视的,可以《张猛龙清颂碑》明代淡墨精拓本为代表,他为此碑连题六绝、鉴跋三番,倚重非常。

三是先生精心对待这些本子,有些是自配工具,亲手粘装成册,或者自署签题,并且常在封面、内页、纸尾留下大段的鉴赏、考订、辨证文字,记录了大量珍贵的研究信息。

四是先生所有手书的文字清逸端和,或楷、或行、或草,都有浓郁的书卷之气,洋洋洒洒,文书俱美,其中还有一些题签和封面写有工整的隶书、篆书,让我们得以窥见先生在书法技法上的全面修为,也打破了很多人关于启先生不会写篆隶的偏见。

 

|  收藏只为实用  |

 

当然,启先生收藏金石碑帖的宗旨,主要是为了深入研究和临习方便,在《范巨卿碑》封面,有他的一段小字题记,借题抒怀,将自己认同的收藏立场表达得很明确:“此册拓虽不甚旧,而前三行末字俱存,亦得略矜为善本矣。虞山邵海父先生旧藏,是考校者之藏,非好事者之藏也。启功。”

出于学者、书法家的实用立场,启先生也大量购买善拓的影印本,以石印和珂罗版为多见,很多这样的字帖,从封面到内页都留下了先生考索辨证的痕迹,加上先生的亲笔题签与跋文,有学者笑言,如今这些“启用”影印本的艺术与文物价值,恐怕已经超过了当年出版社所凭借的善拓本身。

 

|  治学一丝不苟  |

 

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性学者,启先生认真不苟的态度、细致深入的观察力、不同流俗的判断力在题记和跋语中随处可见,这些难得的资料因此也蕴藏着丰富的学术性与艺术性。兹举数例言之。

首先,对于喜爱的碑帖,他尽可能收藏不同的版本以方便比对、整合、校勘。像《汉礼器碑》,他即收有清初期拓本、清晚期拓本、影印明拓本数种。从题签看,既有碑阳碑阴的合本,也有亲手粘存的碑侧的本子。艺苑真赏社影印明拓本的封面上,则题写着“碑阳、碑阴、碑侧全有周季木先生题识”,隶书清婉可爱,亦可见汉隶中他对《礼器碑》的偏爱。又如《石门铭》,先生根据行数字数设计了释文表格,逐字填入,所据为《图书季刊》新第二卷第二期董作宾先生的校考释文,通篇为墨书,然后旁批、眉批为朱笔张伯英先生题跋及校勘考异之字,两家不同观点并列,极具学术考辨价值。

其次,对于晚近出土的金石,他尽可能收藏初拓本,比如《袁安碑》,穿中空白位置有官印朱文“偃师县县立第十三初级小学校之钤记”,拓本右下角有当地碑帖摹拓名工的印章“郭玉堂摹拓金石文字”,可见这是袁安碑自1929年发现至1938年消失这之间的拓本。此碑发现以来,时有文献学者怀疑这是近代新出的伪劣之作,启先生则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袁安碑书写艺术的鉴赏观点:“字形并不写得滚圆,而把它微微加方,便增加了稳重的效果。这种写法,其实自秦代的刻石,即已透露出来,后来若干篆书的好作品,都具有这种特点。”

再次,缘于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对重要碑帖的精心护持与学习研究达到了常人难及的程度。我们知道启先生从26岁开始关注《张猛龙碑》,自存有正书局石印本,并以商务珂罗版明初拓本相校,得11处不同,40岁、49岁又两次再为石印本题跋,后从此碑悟得“一剂强心健骨方”,在此基础上结合隋唐楷书特点又提出了著名的结字“黄金分割率”,可见用心、用功之深。尤为值得大书的,是他次年始以7种旧拓,终于换得淡墨精工《张猛龙碑》明拓本,如获至宝,又将碑中残泐处用炭末蘸白芨水,以响拓法补足,钩摹之精心,通篇之浑然,观者多难识别所补何在。册后长篇题跋,记录了他当年欣喜若狂的心情:“今兹重合断璧,竟使余心动经年,夜眠不着,其余威盛烈,不亦概可见乎?其书者、刻者、拓者、装者,名氏虽不可知,然吾知其下泉倘得晤对,必将相与拊双掌,竖巨擘,欣然共庆,又获一异代赏音,曰启功元伯焉。而余之钩填浓淡,决眦于秋毫之末,神明焕然,旧观用以顿还者,又恨诸贤之不及见也。”一贯谦虚低调的启先生,也有忘怀狂狷的时刻,对自己精心修复宝物的欣然傲娇心情,都体现在那“神明焕然、旧观顿还”一语中了。

热爱的程度,决定探究的深度和造诣的高度。今天回望先生过往收藏中所体现出的上下求索历程,那些鲜活的图文,生动的细节,笃行精深的心手实践,无不深深感染和打动我们。名不可虚得,这大概是先生用一生行动做出的最为诚恳的诫勉。

关于我们加入我们商务合作法律申明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lingshouke.cn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110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666号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禁止使用,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